

心律失常中心三区
科室介绍

心律失常中心三区是国内领先的心律失常诊疗团队。在科室主任、著名电生理专家王云龙教授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各类常见、复杂、疑难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治,汇聚了多位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及国内顶尖电生理专家。科室现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病区共开放床位46张,年完成各类心律失常介入手术超5000余例,手术例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包括房颤、房扑、房速、室速、室早、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房颤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等。
科室在房颤治疗领域具备全国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积累。自2025年率先开展脉冲消融治疗房颤以来,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处国内领军地位。针对持续性房颤,团队率先探索并应用一系列创新术式,如马歇尔静脉无水酒精消融、线性消融、基质改良、肺静脉外触发灶消融等,显著提高房颤单次手术成功率。科室常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外院术后复发或失败的房颤病例,并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房颤全方位诊疗体系,并牵头带动国内多家中心开展该技术。
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领域处国内先列,每年完成各类室性心律失常手术近千例,接受全国各地疑难、复杂、既往失败病例百余例;擅长缺血性心肌病、扩心病室速的干性心包穿刺及射频消融术(50余例/年);并且发表相关原创SCI科研论文十余篇,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队列建设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科室始终坚持“临床为本,科研为魂,教学并行”的发展理念,形成“临床促进科研、科研反哺临床”的良性机制。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就:包括最早报道左心耳房速的射频消融治疗(JCE,2007)、最早提出持续性房颤后壁隔离的方法学(PACE,2019)、创新性提出冠状窦电位定位二尖瓣峡部残存传导(Circulation, AE 2025);以及发表多篇特发性室性早搏消融的重磅研究(Heart Rhythm 2018、2021、2022、2023)。科室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大型长期随访队列研究;并致力于人才培养,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介入培训学员、进修学员百余名。